王安石桂枝香悲壮清遒,两宋无二

王安石桂枝香悲壮清遒,两宋无二

闫雪珊 2024-12-23 未命名 362 次浏览 0个评论

嘉祐三年(1058年),王安石被调为度支判官。在进京述职时,他撰写了长达万言的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。在这篇上疏中,他总结了自己多年地方官经历,指出了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,主张效仿古圣先贤之道,变革现行政治、经济制度以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。然而,他的变法主张并未被宋仁宗采纳。

治平四年(1067年),宋神宗即位。因久慕王安石之名,神宗起用他出知江宁。后又召他入朝任翰林学士兼侍讲,从此王安石得到了神宗的器重。在出知江宁期间,他写下了不少怀古吊古的词作。

王安石桂枝香悲壮清遒,两宋无二

熙宁九年(1076年),王安石多次托病向朝廷请求离职。同年,他的长子王雱不幸去世,王安石因此极度悲痛。十月,王安石辞去宰相之职,外调为镇南军节度使、同平章事、判江宁府。这是他第二次出知江宁府,这首《桂枝香·登临送目》便是在他两次出知江宁期间所作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佳作。

《桂枝香·登临送目》宋·王安石

登临送目,正故国晚秋,天气初肃。千里澄江似练,翠峰如簇。征帆去棹残阳里,背西风,酒旗斜矗。彩舟云淡,星河鹭起,画图难足。

念往昔,繁华竞逐,叹门外楼头,悲恨相续。千古凭高对此,谩嗟荣辱。六朝旧事随流水,但寒烟芳草凝绿。至今商女,时时犹唱,后庭遗曲。

王安石桂枝香悲壮清遒,两宋无二

古代大凡有学识、有抱负的文人雅士,一旦登高远望,便会激起内心满怀愁绪。这愁绪又不单单是个人私情,而是饱含着日月迁流、仕途坎坷、家国忧患、民生疾苦……诸多愁绪一起涌上心头,于是,奋笔疾书,挥笔而就,写出了名垂青史的佳作名篇,此等佳作可谓是枚不胜举,王半山的这篇《桂枝香》便是诸多佳作中的翘楚。

登临送目,正故国晚秋,天气初肃。

词人开篇言及写作的地点——南朝古都,金陵胜地;时间——时值深秋、天色渐晚。在如此意境之下,他登临览胜,凭高吊古。词作虽以登高远眺为主题,然却以故国晚秋为眼目。一个“正”字领起,一个“初”字吟味,一个“肃”字点醒。笔力遒劲,精神内敛,无限涵泳,都从这里开始。

王安石桂枝香悲壮清遒,两宋无二

千里澄江似练,翠峰如簇。

千里江山已览,然而如此江山如画,该如何“刻画”好呢?借六朝谢家名句“解道‘澄江静如练’,令人长忆谢玄辉”;一出自家随手拈举。即一个“似练”,一个“如簇”,形胜已赫然在目,全是大方家数,容不得半点描眉画鬓。

征帆去棹残阳里,背西风,酒旗斜矗。

然后是移山光而转江色,纵目远眺,但见斜阳映照之下,数不清的帆风樯影,往返交错于波光之上。凝目细看,又见西风紧处,酒肆青旗高高挑起,随风飘动。在这里“帆樯”为远景,为“宏观”;酒旗为近景,为“微象”。词人目之所及皆为江上水边人事,故以风物为导引,以人事为着落。后两句一个“背”字,一个“矗”字,极具神采,更显物什的具象化。

王安石桂枝香悲壮清遒,两宋无二

彩舟云淡,星河鹭起,画图难足。

“彩舟”、“星河”两句一联,顿增明丽色彩。至此,词拍已到上片歇处,故而笔墨就此敛住,以“画图难足”一句来抒发嗟赏之怀,仍归于大方家数,不肯入镂镌饤饤一路。虽说“刷色”也非外镊可比。即如“彩舟云淡”写日落时的江天,“星河鹭起”状晚间的洲渚,仍然是实景描写,并非词人凭空设想而得。

念往昔,繁华竞逐,叹门外楼头,悲恨相续。

词作到了下片,就换了另外一幅笔墨。词人感叹六朝皆以荒乐而相继而亡。字里行间说到了悲恨荣辱,空贻后人凭吊之资;往事无痕,唯见秋草萋萋,令人触目惊心而已。“门外韩擒虎(敌已逼门),楼头张丽华(犹恋美色)”,这里用杜牧《台城曲》句作为点染,极其简洁干练。

王安石桂枝香悲壮清遒,两宋无二

千古凭高对此,谩嗟荣辱。六朝旧事随流水,但寒烟芳草凝绿。至今商女,时时犹唱,后庭遗曲。

词作走笔至此,辞意已两尽,不意又写到:时至今日,六朝已远,但其遗曲,往往犹似可闻——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《后庭花》”此为唐小杜于“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”时吟咏的名句。词人复加运用,倍觉尺幅千里,饶有有余不尽的情致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湖南百里醇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王安石桂枝香悲壮清遒,两宋无二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62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Top